当前位置: 主页 > 钓鱼技巧 > 路亚 >

雷蛙:蛙型LURE概念基础篇

------分隔线----------------------------
在水族们的食与被食的生态体系里,掠食性鱼种大都善于隐藏行踪的本能,会很巧妙地利用出本身的拟态,配合水面下的环境来做适当的掩蔽,然后耐心的等候饵生物,在有利于它行动的范围里出现,伺机出动迅速出击将猎物吞食;然而水中各种大小饵生物它们本身,也是会要寻找个既能够得到食物,又可以躲避掠食者的水域活动,这样反倒是形成掠食鱼种的显要标点,青蛙的生活步调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我们既然能够辨识出是,吸引掠食鱼种聚集条件的标点,很自然的就成为LURE钓手出击的目标区,虽然目标明确但却往往是下水层LURE的死角,因为类似荷叶植物生长的水域,或是被水生植物遮盖水面的范围里面,这类型水草的根茎是由水底生长至水面,尤其是生长较为密集的部位,更几乎都是枝蔓盘缠的复杂样貌;LURE入水后的滞线只要稍不留意就很容易受到牵绊,实在是对钓手所施技法的高难度考验,这时候防缠条件较佳的水面系LURE,就相继被派上用场像是SPINNER BAIT.BUZZ BAIT..蛙型LURE当然也就相继受到重视。

若是追根究底蛙型LURE类别的话,应该是归属与水表面系软胶饵(SURFACE WATER SOFT PLASTIC),原创作始发构想是出自於美国的DELTA地区,主要还是以大嘴鲈做为目标鱼种,大约是十多年前传到日本之后,他们发觉使用来作钓黑鱼SNAKE HEAD的效果特佳,所以外表看似相同的蛙型LURE,美日双方所设定的对象鱼不同,在设计与规格方面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其实国内有些人连自己都还没搞清楚,就唏哩糊涂的给他用下去,实在是可惜了那些优质的蛙型LURE。
刚开始学习使用水表面系LURE作钓,会很明显的感觉到明明就是有咬口,可是却没法让鱼将LURE给咬住,甚至于被对象鱼追咬了好多次,才得到一两次作合的机会;於是就怀疑是不是钓鱼竿的调性有问题?或者是钓鱼线的延展性也有问题?甚至还懊恼自己的作合动作做得不够好..却不曾想到是没有做好迎合对象鱼追咬的动作,最重要的是根本就没有一点钩型与钩腹比的概念。
这就又暴露出另个很实际的问题,我们的LURE知识是源自何处?所学所用的是不是竟是些别人错误经验的累积?推广者根本不经筛选就盲目跟进而以盲引盲;不妨就以蛙型LURE的主体HOLLOW BODY来做说明,为什么很明显的被黑鱼咬到了,在作合方面也没有出差错,可就是老脱钩;要是这问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遇到再好的钓况也是无济于事。

问题大嘴鲈是以张开它那张大嘴时,瞬间所产生的吸力将猎物吞入口中,我们使用两边外开的钩型钓组,适用於嘴型较为宽阔的对象鱼种,会比较容易让钩尖钩到鱼嘴的两侧;但是体型较长的黑鱼,是用上下颚的咬合力咬住猎物,嘴型较为扁平张口时两侧空虚,以钩尖朝上方的钩组去钩住黑鱼的上颚;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再钓场上看到,有些人所使用的雷蛙上钩组,就是美式规格的DOUBLE HOOK很明显的向两侧外开,黑鱼要是尾随追咬的话,当作合的时候两边的钩尖,刚好沿着鱼嘴的口裂顺溜出来。

在国内我见过有许多人对於自己所用的是,什么样的青蛙LURE?什么类型的鱼钩都毫无概念,也一样是有钓到过黑鱼,但那只能算是错打正着钓上的,有时侯根本就完全没有着钩,是因为黑鱼死咬住青蛙LURE而被拉上来的,打开鱼嘴青蛙LURE也不需要解就掉出来;这是不经意恰巧和黑鱼的摄食行为谋和,绝对不能够算是正常的技法,这和黑鱼的掠食型有关,这方面进一步的说明将会在其他文章做出交代。

这篇文章看来很难收尾的感觉,因为还有很多的问题都还没谈到,像是:鱼钩造型与钩腹比,这和脱钩率有着绝对的关系;材质方面高浮力POLYVINYL CHLORIDE RESIN合成树脂,与软胶SOFT PLASTIC之间有何不同?要如何设置WEED GUARD才不会影响到青蛙LURE的正常动作?如何改装?什么样的装备算是适当的?胶水在这里的用途可大了,会用到那几种?哪两种是必备的?况且青蛙LURE的类别跟用途有很多种,有属于在叶面上跳的,水里面游的,在障碍区活动的...不同用途和手法真的很多很多!我们蛙型LURE概念(二)我们再见!

雷蛙(frog)介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最新评论 进入评论页>>
发表评论 进入评论页>>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名字: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