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钓鱼快讯 >

威海钓具产业集群已然形成,下一步将走向何方

------分隔线----------------------------

       中国钓具之都为什么“相中”威海?这笔无形资产将给威海带来什么?钓具产业集群已然形成的威海,下一步将走向何方?当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有关负责人。
       良巢引得凤凰栖
       “不是我们选择威海,是威海钓具产业的自身优势成就了自己。”谈及“中国钓具之都”为何会落户威海时,授牌方之一的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易晓俐一语中的。
       据了解,2011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主动与我市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希望威海参与“中国钓具之都”的评比。
       “就产业而言,威海拥有许多区域无可比拟的优势。”易晓俐说,威海有光威、环球这样一批知名企业,有海明威、宝飞龙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品牌,在新材料研制等方面有明显的技术领先优势,还凭借自身发展吸引了中源欧佳、红健钓具等行业龙头企业来威海建分厂、配套生产……
       此外,在易晓俐看来,政府对钓具行业的重视程度,也是威海不可忽略的优势所在。“钓具企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但威海却将钓具产业集群确定为全市‘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的十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之一,从用地、税收和资金等方面都给予政策倾斜,引导企业抢占高端市场,这实属难得。”
       实力让威海拥有了申请资格,但申请也颇费周折,河北、浙江、广东等地,都是威海强劲的竞争对手。
       “但实力证明,全国真正实现钓具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只有威海。”市中小企业局负责人说,威海钓具产业已形成以碳素和玻璃钢材料、渔竿成品、钓具配件、钓具制造设备、贸易进出口等各个环节为支撑的完整产业链,构建起一个规模体系庞大、规模效应明显、专业化分工完善的产业集群,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拥有了较强的影响力。
       因此,威海毫无争议地拿下了“中国钓具之都”的称号。
       叫响自主品牌
       授牌当天,光威渔具、宝飞龙钓具、海明威、兴泰金属制造4家威海钓具企业获奖。但和自身获奖相比,更令企业家们兴奋的还是威海拿下了“中国钓具之都”这块金字招牌。
       光威渔具集团董事长陈亮认为,这块牌子,会将国际采购商的眼球聚拢到威海,会将威海大中小渔具企业聚拢到一起,实现共赢发展。“这会极大地促进威海钓具行业整体规模提升、产业升级。”威海市海明威集团董事长包秀明更看重这块“金字招牌”对行业和企业竞争力提升带来的影响。
       而对于如何用好、用足这块“金字招牌”,企业家们也各有各的想法。威海宝飞龙钓具公司董事长赵启龙说,今年宝飞龙2.5万平方米的新厂房将完工,届时他们会借助“中国钓具之都”的东风,举行新产品发布会,邀请全国的经销商来威海,全力提升“宝飞龙”的品牌竞争力。
       与企业叫响品牌目的不同,对市中小企业局而言,他们要做的是借助这一品牌,为全市钓具产业的提档升级、加快发展,打开一扇“窗户”。
       市中小企业局负责人介绍,他们将征询部分渔具骨干企业意见,研究“中国钓具之都”称号使用细则和办法,促进由钓具行业由“威海制造”向“威海创造”转变。同时,研究具体扶持政策,发展钓具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广大中小钓具企业服务,提升威海渔具整体研发能力。
       由“散”变“合”是关键
       “希望威海钓具产业再接再厉,加快转型升级,努力推进品牌化、规模化、集群化和高科技化发展进程。”2月25日,在“中国工具之都”授牌仪式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说出了自己的希望,也道出了威海钓具产业的未来指向。
       用何种路径实现这一目标,是目前威海钓具行业面临的一次大考。
       “直面问题,各个击破。”市中小企业局负责人向记者列出一组数字:2011年,我市钓具企业的国外订单普遍下滑10%至20%;在国内市场,我们仅占10%的市场份额,即使国内市场开发最好的企业内销比重也不超过30%。数字背后,就是威海钓具产业的“瓶颈”所在:贴牌生产制约发展,自主品牌市场认知率低,产业集群有待完善,产业整体技术含量不足,满足“中国创造”要求的龙头企业偏少。
       变则通,通则久。要解决这些问题,企业要改变思路,要敢于挑战新市场、新技术,舍得投入;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引导企业步入组团、健康、自主发展的‘快车道’。市中小企业局负责人说,变,势在必行。
       怎样变?
       “变散为合。”包秀明说,2008年金融危机后,钓具行业呈现出两个趋势:数量减少、规模扩大的整合趋势,“夫妻店”变为连锁、加盟的渠道变革趋势。威海作为全国最集中的钓具产业基地,企业多而不强,如果能借助产业整合政策,实现组团发展,便能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应对市场之变,赵启龙则主张,用自主品牌开拓国内市场。“单靠贴牌生产,企业只能受制于人。”赵启龙说,依靠自主品牌,“宝飞龙”在全国已拥有了500多家经销商。今年计划研发20多款新产品,投入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光威渔具集团董事长陈亮表示,他们将重点承担产业整合的重任。此外,紧盯“高端”也是光威的重要发展方向。“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真正缩小我们与世界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陈亮告诉记者。
       “行业要发展,企业是内力,政府是外力。”市中小企业局负责人说,为扶持骨干企业实现集聚优势,市中小企业局将积极争取省里扶持资金,引导骨干企业向钓具仓储、物流、包装配套等行业延伸,疏导产业链条,实现质的飞跃。


       中国钓具之都花落威海,得益于产业集群的壮大,符合市领导多次强调的“做强存量、做大增量、做优总量”的发展要求,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
       发展经济关键是要找准自身的优势、劣势,将优势做强做大,对劣势进行弥补。渔具是我市当之无愧的优势产业之一,起步自上世纪80年代,产业历史悠久;拥有1200多家钓具制造和配套企业,企业数量众多;主导产品钓鱼竿1000多个系列、近2万个规格,具有相当大的市场竞争力……在此优势基础上,威海渔具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通过龙头带头,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最终将“中国钓具之都”这块“全国唯一”的金字招牌收入囊中。这块金字招牌能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可以预期。
       由此,对我市相关主管部门也提出了课题:不妨梳理一下我市的优势产业,借鉴渔具产业的成功经验,使更多优势产业走集群化发展之路,力争在全国乃至全球叫响产业品牌,赢得市场,赢得效益。

顶一下
(5)
71.4%
踩一下
(2)
28.6%
最新评论 进入评论页>>
发表评论 进入评论页>>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名字: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论坛热帖